| 01 前几天很久没有联系的好朋友给我发了请帖,告诉我她12月份要结婚了。 因为太久没联系,我们聊了很多,从结婚这个话题自然而然聊到了生孩子这件事上,对此她非常羡慕我: “别秋,还是你明智,孩子生得早恢复得也好,像我要是生孩子的话起码得30岁以后了。” 我当时也笑着回应:“哪有,我那时候是结婚早所以生娃也早。” 好朋友跟我吐槽,婚还没结呢就已经被催生了。 
她妈妈安慰她,只是生个孩子而已,生下来后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会有保姆啊婆婆帮忙带娃的。 但是她本人却非常谨慎,觉得可以结婚一两年后再生,甚至可以在生娃前先养一些小动物体验一下。 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照顾小动物,同时也要看老公对要孩子的态度。 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抚养这个孩子,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当妈妈了。 比起老一辈人一结婚就要生娃的观念现在的年轻人好像都秉持着好朋友的想法: 不着急结婚,也不着急生娃。对于生孩子,没有什么执念。 这个世界变得很奇怪,真正会当父母的人,却不愿意生孩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2 第一:生存压力巨大,不敢生孩子。 这一批人很多都是从农村、小县城杀出来的小镇做题家,在比老家好的城市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然而对比长大后的光鲜,小时候的阴霾却笼罩了他们的前半生。 
这一批孩子的父母可能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可能是为了给孩子铺路背井离乡的生意人,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只有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 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也许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穿的是别人淘汰的旧衣服,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弟弟妹妹。 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只能被埋藏在心底。 而长大后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忍受贫穷。 如今这个大环境,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开始很可能只能拿到三千的工资,那些学历低的人只会更难。 当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人怎么会想要生孩子呢? 连自己都养不活了,怎么抚养孩子?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直在传的育儿津贴,不知道大家都领了没?我已经申请了,但是还没到账,折合下来孩子每个月300元工资。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母婴用品涨价了。甚至还有家庭因为这一笔钱的用途发生了矛盾。 养孩子是离不开钱的,同时也离不开爱,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人,常常是因为懂得抚养一个孩子的责任。 03 第二:知道生孩子就要付出很多爱和包容,所以宁可不生。 在农村全职带娃时和一位中年妇女闲聊意外得知她从小到大都没给自己儿子过过生日。 没在生日当天给孩子买过一件礼物,也没有给孩子买过生日蛋糕,甚至连一碗长寿面都没在生日那天为孩子烧过。 这让我震惊不已,连忙追问道:“那孩子不会觉得失落吗?这可是他的生日唉!” 她的神情有些得意,笑着跟我说: “不会啊,因为从小没过过生日,所以他不会有什么感觉的。 只要从小不给他过生日,不买生日蛋糕那么他就不会想要这些有的没的,浪费钱。” 我在心里默默为这个孩子感到悲哀,因为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很少听说有不过生日的。 有些父母不但不会重视孩子的生日,也不会尊重孩子的爱好。 在他们看来学习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好的,画画、音乐、游戏都是阻碍孩子变优秀的东西,要第一个扼杀。 只要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最好孩子能什么都听自己的,这样才对。 
那一批不愿意生娃的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 小时候他们的爱好不被尊重,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自己做主,甚至连读书的资格都有可能被父母剥夺。 而轮到他们当父母,孩子想学的、想要的通通都给到孩子,只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会尽一切可能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做得不好。 04 第三:知道孩子是需要父母托举的,所以宁可少生。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都不多,我身边很多人都只生了一个孩子,最多就只有两个孩子。 一是因为养育成本的增加,二是现在年轻的父母都知道养孩子是需要托举的。 
要培养孩子的三观、性格、习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两方家庭共同协助小夫妻才能完成。 要操心孩子的教育,从好的学校到课外辅导,到后期上大学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要担心孩子的婚事,买车买房办酒席少不了。 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苦,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但是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普通家庭,普通家庭的资源是有限的。 一碗水往往端不平,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很多父母都选择了只生一个或者两个。 有时候少生,不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伴,而是明白如果家里再多出一个小孩,自己能给到孩子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不愿意生孩子,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和孩子的负责。
|